|
|
|
|
|
第一章 |
|
大明天啟二年,京城一隅。
「賊啊!快來捉賊啊!」鬧市中一名婦人高聲叫說:「賊啊!賊啊!」
婦人窮追了一段路,那臃腫的身體搖搖晃晃,氣呼呼的見小賊兒竄進人群中,頓感束手無策。婦人正要放棄之際,回頭一看,見一位武官大爺路過,即高聲呼叫說:「官大人,那小毛賊偷東西,請快把他拿下來!」
官爺見前面一片混亂,毫不猶豫,立刻追趕上來,問那婦人說:「那賊兒往哪裡走了?」
婦人喘噓噓地說:「在前邊……就在前邊!」
路上行人甚多,官爺推開路人,逆潮而上,只見一小孩在前面拔足狂奔。官爺不怠慢,往前追去。孩子拐個彎,竄進胡同裡。孩子還未喘定,已見官爺從後趕來。官爺一身官袍子,把孩子嚇得臉容變色。小孩的一雙腿在逕自顫抖,他不敢多留,再發勁狂奔,可是,他又怎敵得過官爺的一雙神腿。孩子跑過兩個巷口,還未跑出大街,已給官爺子抓住背心。
孩子被捉住,拼命掙扎,一雙小拳頭打在官爺的身上,叫說:「放我!放我!」
官爺見小孩子只得十三、四歲的年紀,落在自己手上,已被嚇得半死。官爺沒有生氣,只說:「好吧!我放你,但你不能再跑!」
孩子看了官爺一眼,這官爺大概是二十歲上下的年紀,一身武官打扮,英姿颯爽,但一張臉卻很祥和。孩子平靜下來,不再亂動。
官爺彎下身,問孩子說:「孩子,你拿走了什麼?」
孩子搖搖頭,眼帶淚光,猶豫了好一陣子。
官爺心平氣和,對孩子說:「拿出來吧!男人大丈夫,敢做敢當!」
孩子眨眨眼,垂下頭,從口袋中拿出一個饅頭。
官爺看見饅頭,呆了一會。他再仔細打量這跟前的孩子,一身破爛衣服,骨瘦如柴。官爺不禁動了慈心。孩子看著手中的饅頭,竟不自禁的嚥下一口唾液,腹中更隆隆作響。
官爺問道:「你肚子餓了嗎?」
孩子未敢多言,只是點點頭。官爺想起剛才的貴婦人,一身珠光寶氣,腦滿腸肥,必定是飽食終日之流。他再看看目下少年,不禁嘆了一口氣。孩子眼睜睜的看著官爺,一動也不動。
官爺遲疑了一會,說道:「算了!你走吧!把東西也帶走吧!可是……」他想勸告小孩,以後別再犯事,但說話到了唇邊,又給吞進肚裡。
孩子欣喜若狂,馬上把饅頭塞進懷裡,他轉身,想拔腿就跑,卻又停下腳步,回頭看著官爺。官爺不明所以,問那孩子說:「孩子,你為什麼還呆在這裡?」
孩子淒然說:「官大爺……我和小妹子一起到京城來。我們已經兩天沒有吃飯,現在有一個饅頭,可是……可是妹子她病了……官大爺,你是好心人,去看看小妹子,好嗎?」
官爺眉頭一蹙,又動了惻隱之心,一聲嘆息,便點點頭。孩子非常雀躍,拖著官爺的手,往大街上走去。他們走不多遠,見一位老翁和一個小女孩子坐在街角。老人家白髮蒼蒼,一身粗布衣,衣服上還有幾個大破洞。那小女孩只有十歲的年紀,衣衫破舊,一臉倦容。女孩軟軟的伏在老翁膝上,似是病得重了。
老翁見那男孩回來,叫道:「小淳!小淳!」
那小男孩就叫小淳。小淳跑上前來,叫一聲:「崔伯伯!」
崔老頭兒問小淳說:「你到哪裡去了?」
小淳馬上把饅頭拿出來,交給崔老頭兒,說:「你看!我帶了饅頭回來!」
「你哪來的東西?」崔老頭看見小淳身後的官爺,大驚,叫說:「你又闖禍了嗎?」老頭兒立刻從地上爬起來,向官爺叩頭說:「官大爺,官大爺,小淳年幼無知,闖了大禍,官大爺,請饒恕小淳吧!」老頭說時,已被嚇得臉色慘白。
官爺一怔,把老翁扶起,說:「老人家,不必這樣,請起,請起!」
老頭兒不肯起來,仍在喃喃說道:「官爺,請顧念我們不過老弱孤寡,你好心好報,網開一面,放過我們吧!」他還在重重的叩頭,叩得咚咚地響。
官爺急忙說:「老人家,別這樣吧!我只不過來看望一下而已!」
老頭呆住,他抬頭看著官爺,見他有官威之餘,眉宇之間流露一份慈祥憐愛的神色。官爺對他一笑,老頭兒這才鬆一口氣,站起身來。老頭兒打量了官爺一眼,見他昂藏七尺,劍眉鷹目,不怒而威,甚具將才風範,就是年輕了一點兒。老頭兒說:「小民崔三,謝謝大爺!」
官爺對老頭一笑,說:「崔老伯,不必客氣。我姓曹,名叫文詔。」
小淳拉著崔三的衣袖,說:「崔伯伯,你幹什麼?大哥哥到來,是要看望一下小月妹子的病,你為什麼發傻了?」
崔三瞪著小淳,臉帶怒意的說:「小淳,你怎可胡亂招惹官府裡的人?你知道官家們是招惹不得的!」崔老頭罵了兩句,竟忘了曹文詔正是當官的,他急急低下頭,不敢向文詔看去。
曹文詔沒有生氣,說道:「我只來看望一下,並無他意!」
崔三抱拳,不斷向曹文詔作揖,說道:「是!是!」他領文詔到那女孩子跟前。女孩子臉容蒼白,軟軟的伏在地上。崔三叫小月說:「小月!起來!快向曹大爺問好!」
小月勉強睜開眼睛,沒有說話。小淳在文詔身後叫說:「大哥哥,她病得重了!」
崔三拉著小淳,說:「小淳,你別囉唆!」
文詔撫撫小月的額頭,覺得她額頂光熱,真是病得重了。小月張開眼睛,看見這一位溫柔敦厚的大哥哥,覺得他非常親暱,禁不住撲進他的懷內,低聲飲泣。文詔聽見小女孩低沉的哭泣聲,禁不住為她難過,便輕聲說道:「小月妹子,你很辛苦了嗎?不用怕,我帶你看大夫去。」
小月沒有氣力,只是點點頭。文詔便把這小孩抱起。文詔看見這可憐的孩子,又不禁心中嘆息。
崔三和小淳高興極了,急忙連聲道謝。文詔抱著小月,緩步前行,崔三與小淳跟在文詔身後,直到一家藥鋪子去。大夫為小月看了病,還給小月煎了藥。小淳照顧小月,給她餵藥。崔三坐在文詔身邊,暗暗嘆說:「當今世上,竟還能找到曹大人這樣的好官!我們真是積了十世的福氣。」
文詔聽了,沒有半分欣喜,心裡更沉重下來,他說:「老人家,我不過是一個小小武官罷了!」
崔三無奈一笑,說:「我沒有誇讚你!我已經六十歲,見過大大小小的官吏,從家鄉一直到京城,哪有一個像話!」
文詔問道:「你們的家鄉在哪裡?」
|
|
|
|
|
|
|